新区最新油价调整表格-新区最新油价调整表
1.南阳市有哪些县
2.油田开发经济政策界限计算方法与应用
3.天津滨海老码头现在能去吗
4.经济危机后的郑州经济形势拜托各位大神
5.富可敌国的石油巨人——国际大石油公司
6.海洋产业的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南阳市有哪些县
河南省南阳市为地级市,下辖十县、六区、一市(县级市)
十县:西峡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新野县、桐柏县、唐河县、方城县、南召县、社旗县。
六区:卧龙区、宛城区、南阳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南阳新区、南阳市鸭河工区、南阳市官庄工区。
一市:邓州市。
南阳是全国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培育有大花月季、丰花月季、树状月季等六大类品种,
其中树状月季为世界首创。
(小科普: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和世界月季大会都是由世界月季联合会主办,41个成员国轮流申请承办的全球月季界高级别专业盛会,每三年举办一次。)
扩展资料:
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2017年全市现辖2个行政区、4个开发区、10个县、1个直管市。户籍人口1010.75万人,常住人口863.4万人,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夏朝初,禹把今南阳境内邓州作为都城。商朝、周朝时,现南阳境内有申、邓、谢等诸侯国。春秋时楚设宛邑,楚国属地,全国冶铁中心,屈原扣马谏王地,秦楚丹阳之战发生地,秦设南阳郡治宛城,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名相百里溪等历史名人。三国时期,南阳是诸葛亮躬耕之地、刘备“三顾茅庐”发源地。
油田开发经济政策界限计算方法与应用
尚明忠 孙伟 孟新华 王兴科 苏映宏
摘要 介绍了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及经济极限产油量、措施增产油量经济政策界限的研究方法,制作了胜利油区不同类型油田的开发经济政策界限图版,为避免油田开发中的低效工作量和提高油田开发的整体经济效益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经济政策界限 经济极限含水量 措施 经济极限产油量 经济效益 胜利油区
一、引言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随着油田含水量的上升和开发难度的加大,其产量也会不断下降。当产量降低到一定界限,其产值不能平衡必要的投资和成本时,油田或油井的开就会没有效益,甚至亏本。因此,研究油田开发经济政策界限,对于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计算原理及方法
二、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
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当油井在投资回收期内的累积产值等于同期总投资、累积年经营费用和必要的税金之和,即单井投资回收期内的经济效益为零时井对应的产油量,称为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
单井投资回收期内经济效益表达式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当投资回收期内累计经济效益为0,即Pp=0时,得出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的计算公式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Pp——投资回收期内生产井单井累计效益,104元;
Sp——投资回收期内生产井单井累计总产值,104元;
K——投资回收期内生产井单井累计总投资,104元;
Cp——投资回收期内生产井单井累计年经营成本,104元;
τ0——油井开井时率,小数;
qmin——新井单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t/d;
w——原油商品率,小数;
P——原油价格,元/t;
Rt——吨油税金,元/t;
T——投资回收期,a;
B——油井在投资回收期内产量平均年递减余率,小数;
Ib——单井地面建设投资,104元/井;
Id——单井钻井投资,104元/井;
β——油水井系数,小数;
i——经营成本年上涨率,小数;
C0——单井经营成本,104元/井。
2.参数的确定[1]
(1)投资
投资可分为钻井投资和地面建设投资两部分。
钻井投资是指油气田开发建设期所钻的开发井投资,包括钻前准备工程、钻井工程、测井和完井工程投资。其投资定额主要和井深有关。胜利油区每米钻井投资CM与井深H有如下回归公式(不包括海上油田)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油田地面建设投资主要包括油气集输、注水、供排水、供电、通讯、道路等。根据“九五”期间实际发生的油田地面建设投资,可以确定陆上老区新井、陆上新区新井、海上油井的平均单井地面建设投资。
(2)经营成本及费用
经营成本和费用是油气田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按规定发生的一切消耗和费用的总和,包括油气开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原油开成本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等。油气勘探开过程发生的管理、销售和财务等三项费用作为当期损益,直接从当期销售收入中扣除。
按现行会计报表,油气开成本由15项构成,包括动力费、材料费、燃料费、生产人员工资、费、驱油物注入费、热费、油气处理费、轻烃回收费、井下作业费、测井试井费、修理费、制造费用、折耗及摊销、勘探费用。
(3)税金
主要税金包括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税和税。为简化步骤,计算了不同油价下的吨油综合税金。在原油价格为800~1800元/t时,吨油综合税金为99~220元/t。
(4)递减率
为了确定新井产量递减率,统计分析了胜利油区1990~1995年新井的变化规律,按日产油水平分为小于4t、4~6t、6~8t、8~10t和大于10t五个级别进行跟踪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递减率的大小与单井初产油量的高低有关,单井初产油量越高,递减率越大。单井初产油大于10t/d的井递减率约为15%,单井初产油量为8~10t/d、6~8t/d、4~6t/d的井递减率分别为12%、10%、5%左右,小于4t/d的井基本不递减。
3.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计算
通过分析“九五”以来胜利油区的投资、成本,结合单井日产油量的变化规律,分别计算了不同井深、不同油价条件下陆上老区、陆 上新区和海 上新区新井的经济极限初产油量。
根据计算的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对胜利油区“九五”以来的新区进行了评价,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不同地区不同油价下的低效产量比例。
(1)陆上新区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计算
以井深为1000~3500m,原油价格取900~1700元/t为条件,测算了陆上新区低渗透油田和高渗透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并制作了图件(图1、图2)。从图中可看出,井深相同时,油价越高,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越低;在相同油价情况下,井越浅,对新井初产油量要求越低。
图1 陆上新区低渗透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图
图2 陆上新区高渗透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图
高渗透油田对新井的初产要求低于低渗透油田。油价为1000元/t,井深为2000m时,高渗透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为5.65t/d,低渗透油田为6.12t/d。
根据陆上新区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图,对胜利油区1996~1998年所钻陆上新区新井进行了跟踪分析。1996年共钻新区新井317口,平均单井产量11.43t/d,其中低效井78口,平均单井产量3.35t/d,低效井井数占24.6%,但产量仅占4.1%;19、1998年低效井井数分别占当年钻新井的25.6%、20.2%,产量分别占6.1%、3.5%。
(2)陆上老区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计算
陆上老区井深取1000~3500m,原油价格取900~1700元/t,其低渗透、高渗透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计算结果分别见于图3、图4。由于低渗透油田钻井投资、地面建设投资及经营成本等均高于高渗透油田,其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要高于高渗透油田。油价为1000元/t,井深为2000m时,高渗透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为5.3t/d,低渗透油田为5.5t/d。
图3 陆上老区低渗透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图
图4 陆上老区高渗透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图
根据陆上老区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图,对胜利油区1990年以来的陆上老区新井进行了跟踪分析,得出了不同油价下其新井低效产量的比例。油价为1000元/t时,1990~1995年陆上老区新井低效产量比例从4.5%上升到13.4%,高于陆上新区新井低效产量的比例,且低效产量的比例上升较快。1995年以后,通过应用精细油藏描述等新技术,不断优化新井井位设计,使得低效产量比例上升的趋势得到控制,基本保持在13%左右。
(3)海上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计算
依据海上油田经济参数分析结果,计算了不同油价、井深情况下海上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并制作了图件(图5)。在原油价格为1000元/t时,海上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为35.7t/d(井深2200m)。1999年,胜利油区的平均原油销售价格为931元/t,所对应的海上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为36t/d。
图5 海上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图
根据上述经济极限初产,统计了海上油田近几年新井低效产量的比例。当油价为1000元/t时,1995~1998年低效产量比例分别为11.08%、7.87%、4.36%、7.36%。海卜油田自1995~1996年馆陶组油藏全面投入开发以来,不断应用地震约束反演、油层保护等新技术,优化方案设计,钻井成功率高,新井低效产量的比例明显降低。随着动用储量难度加大,1998年以后低效产量比例上升。
三、老井经济极限含水及经济极限产油量
研究油田的经济极限含水量及经济极限产油量,可以及时判别低效井,并对之取关闭或转注、改层等措施,以提高经济效益。
1.计算原理及方法
经济极限含水量及经济极限产油量,是指油田(油井)开发到一定的阶段,其含水量上升到某一数值或产油量下降到某一数值,投入与产出达到平衡,含水如再升高、产油量如再下降,油田开发就没有利润了,油田(油井)此时的含水量称为经济极限含水量,其对应的产量称为经济极限产量。
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的计算都是用盈亏平衡原理,但不同的是,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的计算是指一定阶段(投资回收期)的投入产出平衡,而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的计算是指瞬时(一般取一年)的投入产出平衡。
由于老井一般都认为经历了8年以上的开时间,在计算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及经济极限产油量时,可以不考虑其投资,仅计算它的经营成本。对原油经营成本不同的考虑方法,可以得出不同概念的经济极限含水量及经济极限产油量。常规成本分析法是考虑老井开时所需的全部经营成本;而最低成本分析法,则是按油井主要的维持生产的费用来计算的。
计算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及经济极限产油量的投入产出平衡式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由(4)式可导出求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及经济极限产油量的表达式: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qo,min——经济极限产油量,t/d;
fw,min——经济极限含水,小数;
qL——单井产液量,t/d;
Cv——吨液可变成本,元/t;
Cg——固定成本,104元/井;
t——预测年相距基础年的年数,a。
2.吨液成本与平均单井产液量关系
单井生产成本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5)、(6)式中准确求取单井生产成本非常关键。为提高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经研究可简化成本分析项目,直接通过平均单井产液量、吨液成本求取单井生产成本。
按最低成本统计分析了1998年胜利油区40个陆上水驱开发油田的吨液成本 CL和油田的平均单井产液量qL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其回归关系式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将(7)式代入(5)、(6)式,可得新的经济极限产油量和经济极限含水量的表达式: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3.老井经济极限产油量及经济极限含水量计算
(1)陆上老井经济极限产油量及经济极限含水量计算
油价选800~2400元/t,单井产液量取10~160t/d,利用式(8)、(9)计算了老井的经济极限产油量和经济极限含水量(图6,图7)。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单井产液量条件下,油价越高,单井经济极限产油量越低;相同油价下,单井产液量越高,单井经济极限产油量越高。油价为1000元/t,单井产液量为10t/d时,单井经济极限产油量为1.15t/d,经济极限含水量为88.5%;单井产液量为160t/d时,单井经济极限产油量为1.68t/d,经济极限含水量为98.9%。
(2)海上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及经济极限产油量计算
由于资料所限,海上油田未建立起吨液成本与单井产液量的关系,其原油成本通过分项统计获得。利用公式(5)、(6),油价为1000元/t,单井产液量为30t/d时,计算得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为87.2%,经济极限产油量为3.8t/d;单井产液量为80t/d时,计算得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为89.1%,经济极限产油量为8.7t/d。从计算结果看,海上油田由于原油生产成本高,其经济极限含水大大低于陆上油田,而经济极限产量大大高于陆上油田。
(3)胜利油区老井低效井情况
依据绘制的老井经济极限产油量及经济极限含水量判别图,对2000年6月开井的13028口老井进行了分析,其中低效井有1293口,占总井数的9.9%;月产油1.94×104t,占全部老井产量的0.83%;平均单井日产油0.5t;综合含水量98.2%。这批低效井2000年6月的最低生产成本为3365×104元,同比产值为1982×104元,亏损1383×104元,建议该部分井进行关停并转。
图6 陆上老井经济极限产油量图
图7 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图
四、措施增产油量经济界限[2]
1.计算原理及方法
措施增产油量经济界限是当油井在措施有效期内的投入与产出平衡时,措施后比措施前累积增产的油量,其计算公式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Ic——措施新增投入,104元;
Tc——措施有效期,a;
Cc——措施成本,元/t;
qc——措施增油量经济界限,t/d。
2.计算实例
利用公式(10)测算了埕东油田下电泵、防砂、补孔改层、下大泵、卡堵五项措施的日增油量经济界限值。其下电泵措施的有效期为半年至两年,单井日增油界限值为2.29~0.57t,累计增油量经济界限值364t;防砂、补孔改层、下大泵、卡堵的累计增油量经济界限值分别为111t、158t、95t、142t。
五、稠油蒸汽吞吐热井经济极限油汽比
1.计算原理及方法
对于稠油注蒸汽开来说,设备工艺的要求要比稀油开高,设备投资额较大,原油成本也较高。因此,应特别注意蒸汽吞吐热井开中的经济界限问题。当油汽比达到某一数值,使总成本高于总销售收入时,注蒸汽开便无经济意义了,收入与支出平衡时的油汽比即为经济极限油汽比。
测算经济极限油汽比的公式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OSRmin——经济极限油汽比,小数;
Cig——平均每注1m3蒸汽的成本,元/m3;
Cwdf——单井平均分摊的固定成本,元/d;
Cg——吨油可变成本,元/t;
qo——平均单井产油量,t/d。
2.计算实例
据1998年孤岛油田稠油成本实际发生值,与注汽量有关的费用按注汽费和部分热费计算,按照公式(11)测算的孤岛稠油油田单井日产分别为4t、5.2t、6t、7t、8t、10t情况下,当油价为948元/t时,经济极限油汽别为0.71、0.25、0.19、0.16、0.14、0.12。
六、结论
本文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油藏成本、投资分类,建立了老井吨液成本与单井产液量的函数关系,简化了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了方法的实用性。
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新井、老井、热井及措施井的经济界限值,并制作了胜利油区不同类型油田开发的经济界限图件,为关停并转低效和无效井提供了依据。
致谢 本文集中了地质科学研究院开发综合规划室最近几年在经济政策界限方面的主要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胜利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地质院院长孙焕泉和开发管理部总地质师方开璞给予了悉心指导。参加本文工作的还有凡哲元、杨勇、邴绍献、吴作舟、侯春华、王道祯、王星等,在此一并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局,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规划总院编.石油工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2]岳立,岳登台.老油田高含水期可储量及增产措施经济评价方法.石油学报,2000,21(5).
天津滨海老码头现在能去吗
天津滨海老码头现在可以去。
天津滨海老码头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上海道3405号。可以乘坐以下交通工具到达此地。
1.车站北路立交桥 - 公交站88米
途经公交车: 110路 518路内环 518路外环 816路 821路 844路 937路
2.塘沽火车站(营口道) - 公交站420米
途经公交车: 101路 104路 104路区间 105路支线 145路 167路 931路 通勤459路
3.塘沽火车站 - 公交站427米
途经公交车: 101路 102路 104路 104路区间 105路 105路支线 109路 110路 145路 166路 167路 459路[东线] 459路[西线] 459路[专线] 503路 520路 651路 816路 821路 822路 844路 931路 通勤459路
4.塘沽火车站公交站 - 公交站551米
途经公交车: 110路
5.滨海龙都小区 - 公交站560米
途经公交车: 101路 102路 104路 104路区间 105路 109路 145路 167路 459路[东线] 459路[西线] 459路[专线] 503路 520路 621路 931路 通勤459路
经济危机后的郑州经济形势拜托各位大神
这一篇是郑州经济危机调研团在调研后的报告,别全都照抄啊,里头的数据对我肯定有用, 郑州经济危机调研组调查成果展示 根据小组为期七天的调查走访,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成果展示: 一.汽车行业 对于汽车市场的调研,过程在前文已经详细提到.我们用的是访与问卷的方式,对郑州地区五家汽车销售公司进行了访问。通过谈话与问卷,我们获得了很有价值且出乎意料的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郑州地区汽车行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如下: 1. 销量稳中上升 接受访问的五家销售公司都向我们表明,09年上半年正是汽车销售的暖季,业内人士对汽车市场的整体走势很乐观。在经历08年的经济严寒之后,09年上半年郑州地区汽车市场呈现出“暖春”,除个别车型外(例如一些进口高端车),大部分汽车的销售量都有所增长,尤其是国产中低端车型,郑州日产、奇瑞两家销售公司对此持肯定态度。五家销售公司透露出的信息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市场的信心。 2. 单价有所下降 09年上半年以来,随着消费需求的回升,汽车价格相应下降,这与的宏观调控政策不无关系,由于购置税调整,使得生产成本相应下降,1.6L以下排量的汽车价格下降较为明显。同时,由于对于下乡汽车的补贴,这类车型受益较大。但是高端车市场却基本保持平稳,有些大排量的汽车受税率上调的的影响价格不降反升,但汽车市场整体价格形势是下降的。 3. 利润状况平稳 五家汽车销售公司反映,将经济危机后的通胀因素以及税率因素考虑在内的话,他们这半年来的利润状况平稳,虽然整体来说单价下降,但是相应的销量的增加也很明显,再加上相关方面的补贴,09年上半年情况还算不错,他们对未来半年的汽车市场充满信心。 上边的三点是综合五家公司的反映所做出的总结,由于是业内人士所作的评论,可信度应该不会很低。谨慎起见,我们又分别请接待我们的几家公司的业内人士填写了问卷,希望在从问卷调查结果中获取一些信息,下面对问卷调查结果作出描述。第一个问题问及金融危机对汽车市场的影响,五家公司之中,三家公司认为影响一般,两家公司认为没有,这与之前谈话中的信息基本一致。第二个问题所问金融危机对企业销售收入的影响,情况类似于第一题,结果类似,四家公司认为一般或基本没有。第三个问题是展望性的问题,是对市场行情的看法,有四家公司认为汽车市场会持续转好,一家公司选择基本保持平稳。第四个问题问及金融危机对消费倾向的影响,省油与汽车使用价值被销售人员视为关键因素。第五题问到了对于宣传广告的看法,除一家公司选择中立,一家公司放弃外,其余三家公司选择比较同意,显然,他们对此问题比较审慎。第六题中涉及到油价问题,大部分公司持不太乐观的态度。对于第七题中问及的行业就业率,五家公司基本持乐观态度。第八题所问金融危机下的汽车价格,两家公司选择平稳,三家公司选择持续下降,与谈话中的情况也颇为符合。第九题的结果显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营销型人才需求量较大。在第十题问及金融危机下汽车行业的竞争力时,结果中产生了分歧,有两家公司认为下降,三家公司认为加强。整体来看,问卷的结果基本与访谈所获得的信息一致,汽车市场的确透着丝丝暖意,各种因素会在其中,至于哪种因素是决定性因素,却不好回答,只能静观其变,观察市场后期状况。对此我们会继续关注。 二、房地产市场 对于房地产市场,我们取了与汽车市场调研相似的方法,选取了五个房地产楼盘进行调研,依然取了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我们所抽取的样本类型与层次都具有代表性,可以用来反映整个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状况。通过访问与问卷的结果,近半年来郑州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基本状况有以下几点。 1. 房价有所上升 郑州地区的房价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中等水平,近半年来房价有所上升。这与09年年初以来成交量的上升有直接关系。业内人士的看法是,虽然08年房地产市场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大多数潜在的买房者都选择了观望,可是09年以来房价一直稳中有升,尤其是在三四月份,市场透出繁荣之兆,大有超过危机前的水平的趋势,因此08年后半年的观望群体在此时纷纷选择了买房,这又反过来带动了房价的上涨,因此房地产市场在上半年也经历了一场暖流。 2. 需求有所波动 正如前文所说,08年后半年的观望群体在09年的纷纷开动引起了需求的上涨,但是在这个群体的需求放缓之后,情况又有所改变,七八月份是房地产市场的淡季,业内人士说这时的情况比不上三四月份,但是今年的淡季较08年确已经是很红火了,成交量明显上升。接下来的九、十月份是房地产销售的旺季,业内人士称之为“金九银十”,受访问的五个楼盘对接下来的时期信心十足。 3. 成交量稳中有升 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三四月份的暖春,在淡季七八月份场成交量依然可喜。接受访问的五家房地产楼盘均称自己这半年来的成交量较去年有很大提升,基本可以与经济危机前相匹敌。成交量的上升似乎流露着市场复苏的气息。他们称房地产市场已经基本从去年的阴影里反过身来,接下来的一段时期也必将越来越好。这种状况确实出乎意料,但是受访问的楼盘相关人员在向我们介绍楼盘状况时,纷纷指出楼盘已经售出很大的一部分,新规划楼盘在开盘前也已经有人提前预定。 4. 问题依然存在 在问及现在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时,接受访问的业内人士都发表了一些看法。郑州地区的房价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中等水平,但是高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能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难的问题,很多人依然处在买不起房的状态,而另一端高端楼盘却一片火热,但买房者多为城市上层阶级,其中外地富商和高级公务员占了很大一部分。高端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适用房的发展却跟不上,阶层的分化在房地产市场中十分严重。接受访问的五家房地产楼盘中有两家的档位很高,房价处于8000元以上。业内人士也称,对于一般老百姓,现在郑州与周边热火朝天建设的楼盘大都是买不起的,即使付得了首付,月供也是一大问题。其他的很多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里不再赘述,总之,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在短期之内无法解决。但是现在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确是事实。 三、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的调研难度很大,原因是双方面的,我们自身相关知识的匮乏是其一,另一方面,证券公司所反映的信息也很简要。我们经过多番尝试,走访了两家证券公司,获得了一些信息并与周边熟知的股民交流,却无法得出十分翔实的信息,因此只能对概况做出以下描述。 1. 阴影2008 逐渐走出 在中国股市2008年遭受重创之后,郑州地区证券市场情况在09年有所起色,证券公司咨询人员称,09年中期以来的成交量在增加,咨询人数明显增多。随着实体经济领域的暖流出现,很多人对股市的信心似乎有所回升股民的数量有所增加。 2. 股民的态度更加谨慎。 相对于07年,股民的态度更加谨慎,很多股民在选择投资股票时考虑因素增多,散户在投资时更是小心谨慎。同时选择投资基金的人数相对07年要少得多 。投资中小额投资的数量在增多,很多人选择将资金分散,便面出现全军覆没的局面。这与现在股市的不确定性休戚相关。 四、居民生活——对100位消费者的调查 这一部分用随机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了100份关于经济危机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的问卷。问卷涉及居民生活的很多方面。下面就问卷统计结果对一些情况进行分析。 1. 受调查的群体: 我们用的是在闹市区随机调查的方式,统计后发现受调查群体中从事职业比例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学生=1:4:37:8,受调查人群从事职业以第三产业为主。 2. 对金融危机的了解度与对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关注度: 这是问卷的第二个与第三个题目所涉及到的内容,100份调查问卷中,有58%的受调查者说自己对金融危机了解一部分,选择非常关注的为13%,选择了解很少的为28%;相应的选择对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关注度很高的为20%,程度一般的为6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金融危机确实引起了很多人或多或少的关注;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深。因此多数人选择了“了解一般”,“关注度一般”等选项。 3. 金融危机后的家庭收入与个人薪酬: 60%的问卷中这个问题的选项是不变,有14%增加,26%减少。这组数据可以与第六个问题中个人薪酬的结果对照,在问及个人薪酬的变化情况后,有22%的人选择了“大幅下降”,44%的人选择了小幅下降,31%选择没有变化,3%选择薪酬上涨。这两组数据对照后发现作为家庭收入一部分的个人薪酬,与家庭收入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在我们看来,一方面受调查者自身可能受到心理因素的作用而没有作出客观的选择,另一方面,由于通胀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家庭收入没有变化,消费者却感觉自己薪酬的购买力降低了,这也就是间接的减少了收入。 4. 金融危机后总体生活水平: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只有4%的人选择了降低了许多,39%的人选择了有所降低,57%的人选择了没有什么变化,没有人感觉生活水平提高了。很明显,在选择收入水平与薪金水平的变化时,有人选择了升高或增加,但是在生活水平这里却无人感觉增加,当然大多数人认为没有什么变化,这与家庭收入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 5. 工作与就业: 第7个问题与第8个问题是关于工作与就业方面的,22%的人很担心自己会失业,44%的人有些担心,31%的人认为工作稳定,3%的人认为即使失业也可以及时再就业。关于自己会不会主动换工作,27%的人选择了不会换,因为世道不景气,39%的人选择了不会换,因为别的单位情况相似,还有32%的人选择要看机遇行事。由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由于经济危机后的经济状况不好,很多人担心自己失业的同时对换工作没有太大信心。 6. 关于投资: 在被问及最近是否会考虑投资的时候,65%的人选择了不考虑,其中有27%原因在于之前吃过亏,39%是因为对市场没有信心, 32%的人认为现在正是投资的好机会。这种情况在意料之内,比较审慎的人群占很大一部分,但同时不乏有敢于在危机中投资的人在。 7. 关于消费开支: 在问及是否会再有条件的情况下超前消费时,50%的人选择了不会,另外半壁江山被选择会的人群所占据,这其中选择不会的有14%是因为感觉压力太大,36%是因为从不这样做;选择会的人群中,5%的人选择了会有所控制,45%的人选择了会按照以往的习惯。相对应,在被问及是否节俭开支时,59%选择了有,41%选择了没有。节俭开支的人群中,选择减少活动或取消旅游的居多。 8. 关于消费品牌: 这个题目意在调查消费者在金融危机后对消费品牌的态度,接近于40%的人选择了更实用的品牌,接近35%的人选择了价格实惠的品牌,10%左右的人选择了促销中的品牌。具备这三种特点的品牌,在受调查者中更受欢迎。 9 .关于个人资产的形式: 个人资产的形式,受调查的人群中,46%为银行存款,23%为股票,31%为其他形式。银行存款占到最大的比例在意料之中,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只是股票与其他资产形式占到了54%。可见在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受调查者人群中,银行存款已经不再是绝对性优势的金融资产形式了。 10. 对于金融危机的态度: 最后两个问题是关于看法态度的问题,49%对大学生在金融危机后的就业形势比较审慎,29%比较悲观,17%比较乐观,5%十分乐观。这组数据很明显的显示出,居民对于经济危机后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当然,即使没有金融危机,可能依然很多人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很悲观,这是旧疾,只是在金融危机后更加明显罢了。最后一个问题与上一个问题对比鲜明,这个问题问及对中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的信心,41%选择了不好说,38%选择了有信心,16%选择了非常有信心,5%对此没有信心。这种状况表明,在一般人对经济的未来看好的同时,也有接近半数的人依然对未来经济形势态度不明朗。
富可敌国的石油巨人——国际大石油公司
所谓“国际大石油公司”就是指那些依靠私人资本创建和经营的跨国石油公司。提起国际大石油公司,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们庞大的经营规模、横跨全球的业务范围、卓越的盈利能力和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巨大影响力。在2006年度《财富》全球500强排名中,前十位中石油公司就占据了五位。埃克森美孚位居世界500强榜首,361亿美元的高额利润使其成为全球500强有史以来最赚钱的公司(每天为它带来近1亿美元的进项),3399.3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使这个老牌石油大亨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埃克森美孚的石油和天然气日产量几乎是科威特的两倍,公司在全球六个大洲均拥有能源储备,油气储量超过了全世界任何一家非性质的公司。位居前十名的其他几家大石油公司还包括雪佛龙德士古、康菲、壳牌和BP,这些石油巨头同样也赢得了举世关注的目光。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发展史可以折射出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有国际大石油公司的直接参与。在不同历史阶段,它们的角色都是举足轻重的。
(1)国际大石油公司的产生与发展。
洛克菲勒是最早的国际大石油公司的缔造者,也是国际大石油公司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建者。当年他一手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将原油产量由1889年的占全美总产量16%迅速提升至26%,在美国加工和销售的市场份额高达75%~80%。此外,它还带动了石油工业国际化业务的发展,迅速在全球各地设立了分公司,逐渐取得了在美国和世界石油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它还开创了石油公司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业务模式,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和风险。如果公司在上游勘探开发业务中亏损,则可以在下游炼油和销售业务中找到平衡。但这个石油帝国的寿命不长,因为被指控“垄断和暴利”,1911年美国以反托拉斯法迫使标准石油集团解体,将其所属的92家公司改组成在法律上独立的20个公司集团,“大厦”坍塌后,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等石油公司得以幸存下来,这也是今天几大石油巨头的前身。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美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飞速发展以及战事的需要极大地刺激了对石油的需求,推动了石油生产。垄断美国石油市场的五家上下游一体化的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德士古、海湾和雪佛龙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的。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相当长时间里,它们与英国的BP和英荷壳牌构成了世界石油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七姊妹”,凭借在中东获得租借地石油开发特许权而发了大财,垄断了世界石油市场。
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造成了依赖石油的西方世界的恐慌,石油“七姊妹”也遭受重创,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国际大石油公司开始对自身发展模式和如何增强竞争能力进行思考,并开始新的实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石油领域不断发生大规模的兼并与联合。19年之前,这些较大规模的兼并与联合多数发生在下游业务(炼制和销售)和天然气业务(包括天然气发电)领域,并且很多只是公司部分业务之间的联合。1998年后,面对低油价的冲击,更多的石油公司卷入了兼并联合的浪潮,希望通过从外部进行的资产重组,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降低成本,共同抵御和降低风险,石油公司的兼并与联合演变成为以大型石油公司横向整体合并为主要特点的兼并与联合狂潮,并直接导致超级国际石油公司的形成。
世纪之交以国际大石油公司为主导的新一轮兼并浪潮,是面对石油业激烈竞争环境所进行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洗牌。尘埃落定之后,埃克森美孚、英荷壳牌集团、BP、道达尔、雪佛龙德士古共同组成了石油业内的超级巨无霸方阵。这次兼并与联合狂潮强化了国际石油公司的实力和地位,同时也重新调整了当今石油工业的主体布局。
(2)新世纪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发展趋势。
起于1998年的大规模石油公司并购和结构调整,国际大石油公司基本完成了以扩大资产规模和强化竞争实力为目标的任务。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际油价走高的有利形势下,它们在继续优化调整资产组合的同时,普遍将营造长期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首要的战略重点,进入了一个为长期增长而投资的新阶段。国际大石油公司在经营战略和竞争策略方面所做的战略调整,体现出一些全新的特点。这些战略调整,将对国际大石油公司的中远期业绩表现乃至世界石油工业的竞争和发展态势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些新动向包括:一是实施战略转移,立足于长期可持续发展,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营造下一代核心资产;二是进行资产组合的优化,一方面通过补缺性的收购,弥补在关键发展领域的资产组合缺陷,另一方面择机处置边际资产,优化老油区投资,缓解近期内的成本上升和投资回报下降的问题;三是积极介入天然气合成油(GTL)、油砂和重油等非常规石油领域,重新重视勘探,立足更长远的发展,构建在新的关键领域的竞争优势。
举措之一:为长期增长投资,营造下一代核心资产。
在主要产区的战略接替上,国际大石油公司主要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新的油气发现项目为重点,表现出四个主要的战略方向,即主要把西非和墨西哥湾深水区、俄罗斯、实行开放政策的OPEC国家和LNG业务领域作为今后重要的新产量增长源。
如BP公司,已将其战略重点转向新的五大利润中心,即墨西哥湾(深水区)、特立尼达(天然气)、阿塞拜疆(环里海石油)、安哥拉(深水区)和俄罗斯(TNK-BP)。公司现有利润中心目前的产量为1.15亿吨,预计将以年均3%的速度递减;而新利润中心目前的产量是5000万吨,预计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产量将达到1亿吨。由于新利润中心的勘探开发成本和操作成本(分别为每桶油当量4美元和2.4美元)均低于现有生产区(发现开发成本为6~7.5美元/桶油当量,操作成本约为5美元/桶油当量),因而新利润中心产量的增长和资本支出的下降,将有助于提高BP的整体投资回报水平。
凭借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以及多年来在国的影响力,国际大石油公司在上述关键领域占据了有利的竞争地位,这将能够支撑其全球油气储量的可持续接替。根据高盛公司对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现、目前正在开发中的储量在5亿桶油当量以上的50个大油气开发项目的统计分析,国际大石油公司在其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它们在50个大项目中占据了45%的储量。其中BP、埃克森美孚、道达尔、荷兰壳牌、雪佛龙德士古和埃尼公司等大公司占据了50个大项目预计净现值的90%。
埃克森美孚西非、墨西哥湾、中东(卡塔尔LNG)和里海,预期2006年在西非深水区新增产量将达5.5亿桶,占公司总产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8%上升到18%,在OPEC国家中的产量比重将由14%上升到18%荷兰壳牌西非(尼日利亚)、俄罗斯(萨哈林天然气)、加拿大油砂业务,预期2006年西非可新增产量4.6亿桶道达尔西非、中东、委内瑞拉和俄罗斯。预期2006年西非深水区可新增产量37万桶油当量/日,占总产量的13%,中东产量占公司总产量的比重将从2001年的23%上升到33%雪佛龙德士古墨西哥湾、西非(尼日利亚)和里海(哈萨克斯坦),预期西非深水区2006年可新增产量30万桶油当量/日,占公司总产量的比重将从2001年的13%上升到18%
2006年后几家国际大石油公司新增油气储产量的主要来源
大石油公司这种接替产量的来源分布结构,使其进入了一个高投资密集度的发展时期。由于新区项目多数为资本密集的勘探和开发项目,因此,预计未来几年中,大石油公司30%~40%的投资支出将用在深水区生产设施、管道或LNG上游和终端设施以及非常规石油开发设施项目的建设上。
基础设施投资的快速增长,将导致石油公司折旧、折耗和摊销费用增加,对公司近期内的投资回报产生较大的压力。不过,为实现长期持续的增长,这是必须的。除了可预期的储量收获外,大石油公司还可以以此为自己创造新的战略性油气资产基础和市场基础,同时,这对于全球石油工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预计2001—2010年,全球投入新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将达到约3430亿美元(含伊拉克重建),并可从中获得储量2000 亿桶油当量。正因如此,新一轮大规模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被视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工业的另一重大转折、一个大石油公司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机遇。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多数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跨国项目,不仅要求参与者有更为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更要求其有丰富的商务技巧和广泛的行业影响力,因而在新的发展趋势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仍将是国际石油巨头。
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相应储量增长潜力
举措之二:优化资产组合,调整盈利资产序列。
2000年以来,为了提高回报率,大石油公司一直在降低老油区的资产比重(比如在美国和北海即是如此),同时,也择机出售战略不匹配的国际资产,以围绕其大型生产基础设施实现规模经济。2000—2003年,仅BP的资产处置收益就达到250亿美元。与资产处置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国际大石油公司在老油区的策略。在美国,目前多数公司取收获老油田现金的策略(即只收取现金收入,减少或不进行再投资),并择机出售资产。
举措之三:立足长远,抢占非常规石油业务发展先机。
随着世界大型常规油气发现及开发机会的日益减少,国际大石油公司开始将更长远的发展目标转向非常规石油上来。除了将LNG、GTL作为天然气储量商业化的有效方式外,国际大石油公司也越来越重视加拿大油砂、委内瑞拉重油等项目机会。
(据IEA,PetroleumEconomist,TDNewcrest)类别2000年2005年2010年2010年比2000年增长,%液化天然气(LNG)(万桶油当量/日)236.0350.0600.0154天然气合成油(GTL)(万桶油当量/日)3.83.8100.02531油砂合成油(万桶油当量/日)38.0142.0148.0290超重油(万桶油当量/日)77.087.5110.043非常规石油总计(万桶油当量/日)354.8583.3958.0170
世界非常规石油生产前景
近年来,受天然气价格上升、LNG供应成本下降以及国推动天然气商业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球液化天然气的生产和贸易日趋活跃,正在成为世界油气工业的一个新的热点。预计全球25%~35%的天然气储量最终需通过LNG来实现商业化。预计到2008年,全球在天然气储量开发和LNG设施方面的投资将达到1500亿美元。因此,国际大石油公司十分看好未来LNG的发展,并纷纷抢占LNG领域的制高点。近两年来,国际大石油公司参与的LNG现有项目扩建、在建和拟建新项目就超过了30个,预计到2010年全球LNG年生产能力将达到3亿吨。LNG 项目开发不仅成为国际大石油公司商业化其天然气储量的关键,而且也将成为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因成本下降和项目寿命期长,目前LNG项目的投资回报水平明显高于其他项目,甚至高于上游勘探开发项目的平均水平。如果将上游的生产加上液化、船运和再气化资产组成独立的LNG业务的话,预计到2010年,这一业务在国际大石油公司运用资本中的比例可达到5%~10%,成为勘探生产、炼油、化工之外的第四大业务,其重要性甚至可能超过化工产品业务。
GTL 是一项将天然气转化为极清洁的炼制产品的技术,尽管这一技术的出现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受项目经济性的限制,一直以来除了在南非以外,投资很少。近年来,随着技术的突破,GTL项目的经济性显著提高,加上国为开发“困气”(因缺乏当地消费市场而难以经济开发的天然气储量,只有通过LNG或GTL方式开发)提供优惠的财税条款,GTL项目开始真正被国和国际大石油公司看好。目前全球的“困气”量至少在2500万亿立方英尺,约占天然气总探明储量的25%。随着全球对于炼制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将从目前的2500万桶/日增长到2010年的2800万桶/日),特别是环境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GTL将因其可用作炼厂提高柴油质量的原料等特点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壳牌已与卡塔尔石油公司签订了意向书,到2009年建成投产14万桶/日的GTL生产厂,埃克森美孚也与卡塔尔石油公司签订了于2011年建成产能为15.4万桶/日的GTL项目的意向书。预计今后10年,这些公司将在GTL项目上投资330亿美元,实现产量75万桶/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埃克森美孚早在20年前就已经积极开发GTL技术,其专有技术C-21的开发耗资6亿美元,持有约3500项相关的国际和美国专利。
近年来在旨在减少沥青矿开和加工过程中燃气和蒸汽消耗方面的技术进步,使得油砂开发项目的经济性得到显著提高,项目开发进展明显加快。据加拿大权威机构分析,预计2004—2010年加拿大油砂合成油的产量将增长到148万桶/日。尽管目前仍存在着加拿大环境法规限制的不确定因素,但随着原油价格的上升,加拿大油砂项目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石油公司的关注。
委内瑞拉的超重油项目也正在引起更多的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兴趣。尽管委内瑞拉的财税合同条款比较苛刻(所得为51%),雪佛龙德士古和荷兰壳牌公司仍十分关注60亿~70亿美元的新项目机会,道达尔公司也正在谈判扩大其Sincor项目的产能。
举措之四:重新重视勘探。
受1998—1999年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国际石油公司的勘探支出下降了27%,这一趋势持续到2003年。据行业咨询机构伍德麦肯锡的研究,2003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国家(简称OECD)大石油公司的勘探支出是8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了4%,BP和雪佛龙德士古更是分别下降了25%和15%。由于勘探支出的下降,OECD大石油公司在2001—2003年的勘探共获得72亿桶储量,与1996—1998年89亿桶的储量发现相比下降了20%,平均有机储量接替率为75%。
除了受低油价影响外,国际大石油公司勘探投资下降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它们将投资重点集中在低风险的探明储量的开发上,进而开发资本支出排挤了勘探资金。同时,技术进步也为深水区油气的开发创造了条件,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开发项目机会增多,需要大量投资基础设施以实现这些储量的商业化。
在勘探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出现多年之后,国际大石油公司目前已开始重视新前景区的勘探。2003年雪佛龙、雷普索尔、壳牌和道达尔均增加了勘探区块面积,涉足的国家也增加了。
举措之五:开拓新的并购热点,俄罗斯上游权益成为主要关注点。
以公司并购、资产重组和战略联盟为主要内容的资本运营活动,历来是国际大石油公司经营和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是其实现规模扩展、优化配置和实现价值最大化等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1998年以来的巨型并购活动,国际大石油公司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在全球范围内强化关键资产规模、实现协同效应和降低成本的任务。巨型并购后,国际大石油公司进行公司和资产并购交易的动机开始向弥补公司资产组合缺陷和实现资产最优配置转变,并购的主要目标也开始转向那些规模较大、资产的战略匹配性较好的中型石油公司。
尽管俄罗斯的油气行业投资环境仍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但其丰富的未开发储量一直吸引着西方大石油公司。由于俄罗斯的产品分成合同(PSAs)立法不健全,审批过程冗长,加上俄罗斯目前的生产重点仍以现有开发项目为主,对外国石油资本的依赖程度较低,而且俄本土石油公司抵制PSAs,因此,国际大石油公司通过PSAs合同进入俄罗斯的难度很大。BP公司取了放弃产量分成协议途径的投资战略,收购TNK-BP公司50%的股份,通过股权参与的方式,迅速在俄罗斯石油项目中获得了规模优势。
另外,因多数国际大石油公司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资本投资密集期,为降低成本、改善投资回报,也不排除出现大型公司间合并的可能性。在本轮高油价周期中,大石油公司的现金流充裕,而股价大都没有随国际油价同步同幅上升。因而从公司收购者的角度来看,目前目标公司现金充裕但股价便宜,未必不是进行交易的有利时机。
当今世界石油工业正在全面经历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竞争更激烈,风险更大,更需要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界变化做出积极反应的时代。着眼于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投资项目,优化公司资产组合,加强对石油包括非常规石油的控制和开发无疑是这些国际石油公司做出的有利战略选择。
海洋产业的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海洋大国,有着18000公里的大陆岸线、14000公里的岛屿岸线,6500多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和近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
据国土部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长13.5%,持续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速。2011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4.557万亿元,与“十一五”期初(2006年的2.1592万亿元)相比翻了一番多;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和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7%和15.9%;涉海就业人员3420万人。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有力引擎。
数据显示,海洋经济业已成为带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强有力支撑,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海洋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海浦东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江苏沿海地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等沿海区域开发布局的形成,更使海洋经济的发展如虎添翼,方兴未艾。
中国海洋传统产业不断提升。海运能力不断提高,超过亿吨的港口20个,货物吞吐量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海洋油气生产跨入大国行列,2010年海洋油气产量首次超过5000万吨油当量,这相当于一个“海上大庆”;造船能力全面提升,2011年造船工业的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承接订单量位居世界第一,船舶出口覆盖全球169个国家和地区;海水工厂化养殖和远洋渔业捕捞能力显著提升,海洋水产品加工和出口能力不断提高。
海洋新兴产业快速起步,正在成为“十二五”中国海洋经济乃至中国经济转型的最大看点。目前中国海上风能发电技术进入商业化运行阶段,潮流能、波浪能发电技术进入示范运行阶段;海水提钾、溴、镁技术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以海洋高技术为支撑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20%。2011年,海水利用业增加值近10亿元,与“十一五”期初相比翻了一番;海洋可再生能源业增加值近49亿元,是“十一五”期初的10倍多。同时邮轮、游艇、休闲渔业、海洋文化、涉海金融及航运服务业等一批新型服务业态加快发展。
2008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12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海洋矿业。2008年,我国继续加强对海砂开的管理力度,非金属矿的开得到有效控制,金属矿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海洋矿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实现增加值9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海洋盐业。2008年,海洋盐业生产努力克服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生产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生产经营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增加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海洋渔业。2008年,各沿海地区控制渔业捕捞强度,大力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海洋渔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2216亿元,比上年增加3.3%。山东省海洋渔业增加值占全国海洋渔业增加值的33.8%,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海洋油气业。2008年,受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影响,海洋油气业产值上半年增长较快,下半年增幅回落。全年实现增加值874亿元,比上年减少1.1%。
波浪能发电原理示意图
距离澳大利亚西部澳大利亚州首府珀斯海岸线数千公里远,隐藏在海波之下,也在监视船只的视野之外的地方,有三个巨大的浮标很快会开始工作,通过捕获海洋能来发电。这些橘色的浮标宽11米、高5米,看起来有点像巨大的南瓜。每当海波经过,这些被绳子拴住的浮标就会驱动海底的水力泵,将海洋的运动能转变成720千瓦的电能,为附近的海军基地供电。
这些浮标由澳大利亚卡内基波能研究所研制而成,这是人们从海洋捕获能量的最新尝试,这些浮标将于今年6月“上岗”运行。研究人员表示,这个具有开创性的海洋能捕获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反响,带动海洋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但该领域的有些资深人士对其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前景光明但道路曲折
从理论上来说,海洋中蕴含的能量足以满足全球的电力需求,而且不会产生任何污染。另外,与风能或太阳能技术相比,尽管海洋能发电技术要落后十几年,但其具有独特的优势:能量密度高,波浪能的能量密度是风能的4到30倍;与太阳能相比,海洋能不受天气的影响,更加稳定可靠。此外,海洋能也拥有地理上的优势:全球有大约44%的人生活在距离海岸线150公里内。尽管潜在的环境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但许多研究者认为,海洋能是比风能更理想的能量来源。
据国外媒体报道,2012年8月,澳大利亚澳洲联邦科工组织发表报告称,到2050年,利用海浪发电将能提供11%的澳大利亚全国用电量,可以满足像墨尔本一样大小的城市用电需求,可能受益于海浪发电的地区包括澳大利亚州第4大城市珀斯、澳大利亚南部海岸以及东部海岸的一部分地区。不过,该报告同时也指出,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方面等因素也会影响海浪发电在澳大利亚未来整个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例。
尽管如此,利用海洋能发电这个研究领域一直进展缓慢:迄今为止,所有已经研制出的庞大设备当中,还没有一台设备在竞争白热化的能源市场证明自己物有所值。而且,很少有设备在长期遭受海洋恶劣环境的蹂躏后还能存活并发电。尽管在过去10年,10家大公司对海洋能的总投入已高达7.35亿美元,但来自潮汐和波浪的海洋能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实际上,海洋能一直“身价”昂贵,堪称地球上最昂贵的一种能源形式。
不过,对于那些希望利用海洋能的人来说,前景比以前更加明朗。在过去几年,业界已经有几家大公司收购了捕获潮汐能(这是最早的捕获海洋能的方式,潮汐能是指从海水面昼夜间的涨落中获得的能量。在涨潮或落潮过程中,海水进出水库带动发电机发电)来发电的初创公司。另外,今年3月份,加拿大芬迪湾批准了三个潮汐能项目,芬迪湾每日海水潮汐所达高度为16.2米,比世界任何其他水域的潮汐高出了5到10倍,每日有1000亿吨海水两次流入和流出芬迪湾,其水量超过全球所有淡水河的水流总和。潮涨潮落的过程需要6小时13分钟,发电潜力巨大。
该地区利用潮水发电的尝试始于上世纪20年代,但由于工程技术方面的困难,施工费用昂贵,湾内航运活动频繁和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以及私人电力公司的反对等种种原因,大规模开发利用潮水发电的迄今尚未能实现,现在,冰川似乎正在慢慢消融。
而海域波浪能针对的则是一种更强大也更捉摸不透的能量来源,目前,该领域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倒退,上个月通过的按比例缩减俄勒冈海岸线附近的波浪能装置的决定就是例证。据美国可再生能源世界网站报道,2012年8月20日,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同意位于新泽西州的海洋能技术公司在俄勒冈州近海建造一个1.5兆瓦波浪能入网电站,这是美国境内第一家获批的波浪能电站。2013年春天,该公司开始在俄勒冈州近海部署其波浪能设施— 一种长达100多英尺的计算机浮标,当波浪经过时浮标会上下快速摆动以捕捉能量。
尽管如此,很少有人怀疑,这两类海洋能最终仍会繁荣昌盛起来。去年,位于伦敦的彭博新能源财经咨询公司指出,有超过22个潮汐能项目和17个波浪能项目有望在2020年之前安装成功,这些项目都能提供超过1兆瓦的电能,足以为250个家庭供电。
能源专家希望有一天,海洋能会为沿岸城市提供大量可靠且没有碳排放的能量。欧洲海洋能中心的执行主管尼尔·柯尔默德表示:“研究显示,这比人们最初设想得要更加困难,但我们能做到。”欧洲海洋能中心是位于英国奥克尼岛上的波浪能和潮汐能设备的主要测试机构。他说:“我们已经证明,我们能够利用不断运动的海水发电,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潮汐能:需要更多金钱投入
斯特兰福德湾是英国北爱尔兰地区最大的城市贝尔法斯特东南部一个小小的水湾,一天两次,大约有3.5亿升潮水流经一条狭窄的海峡,流进斯特兰福德湾,随后又回到海洋中。海湾中有一座高塔,其基座被牢牢地固定在海底,基座上有一对16米长的螺旋桨(推进器)。海水流经高塔产生的力量与风以555千米/小时行进产生的力量相当,会推动螺旋桨以15次/分的速度告诉旋转,产生的电能高达1.2兆瓦。
其实,除了传统的螺旋桨,潮汐能公司也尝试过一些奇妙的装置,比如螺丝锤、水上飞机和水下风筝等来发电。然而,在效率方面,斯特兰福德湾使用的设备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台设备由英国布里斯托尔洋流涡轮机公司研制而成,该公司的数据表明,迄今为止,整个潮汐能工业提供的电力,有90%由这一设计产生。
斯特兰福德湾潮汐能发电项目的高效吸引了工业巨头—德国慕尼西门子公司的兴趣,并于2012年接管了该公司。洋流涡轮机公司目前打算于2016年前,在威尔士的海岸线上铺设5台2兆瓦的设备阵列,目前,他们正在为首批设备的上马做准备,每台设备的成本约为1500万美元。该公司的凯·科尔摩尔表示,他们除了增加这台机器的尺寸,也增加了第三片扇叶,这一方面可以减少振动,并使机器更经久耐用。
位于美国波特兰缅因州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索尔表示,尽管像西门子这样的大公司正在进入这个产业,但整个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吸引足够多的资金来制造高效耐用的设备模型。索尔的公司已经研发出了一款独特的设备,并将其铺设在缅因州的海岸线附近,这台设备看起来有点像一台联合收割机不断旋转的叶片。该公司目前正在研究第二代设备,最早将于2015年完成铺设工作。
尽管这个领域取得的进步非常大,但人们的疑虑并没有因此而削减,科尔摩尔说:“我认为有些风险投资公司已经对我们不抱太大希望,但这本身就不是一个能快速赚钱的行业。”
波浪能:经久耐用的机器是“重头戏”
波浪中蕴含有巨大的能源潜力,但波浪能产业面临着与潮汐能完全不同的挑战,那就是:研制出能稳定可靠地提取这种能量并能在海洋的恶劣环境下持续运转的机器。许多公司已经设计出了各种类型的机器,从自由摆动叶到能将船只的摇摆转变成圆周运动从而驱动船上发电机的回转仪设备等,不一而足。
每款设备都有自己的优势,但卡内基波能研究所铺设在澳大利亚的浮标则从水上转移到了水下,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逃脱海洋表面波浪狂暴的撞击;另外,也避开设备是否好看、是否符合美学原则等方面的争论,而风力发电厂就面临着这样的争论。
随着波浪携带者浮标上下游动,海床上的水泵会通过一个密闭的圆环让液体循环,这个延伸起来大约有3千米长的圆环与海岸上的发电设备紧密相联。整套设备操作起来像风笛:不断积累压力,随后再缓慢地将压力释放出来从而持续不断地发电。同样的设备总共有三套,每套设备的发电量都可达到240千瓦。卡内基波能研究所曾于2011年在相同海域对旧型号机器进行测试,其发电量只有新型号的1/3。该公司首席运营官格雷格·艾伦透露,第一款商用型号最早将于2018年面世。
位于英国爱丁堡的海蛇波浪能发电公司则用了另外一种不同的方法。该公司让5个漂浮于海面的浮标相互连接,这些浮标会随着波浪像蛇一样上下浮动。每个浮标都独立运动,而且,位于每个节点的液压泵都能使用波浪的运动来将液体输送到船上的发电机来发电。
海蛇波浪能发电公司目前正在奥尼克岛上测试一套750千瓦的设备。而且,该公司也与苏格兰电力可再生能源公司合作,为液压泵添加能降低内部磨损和撕裂的新元件。另外,该公司还在研究算法,希望借此能让该设备独立调整其16个水压泵并使发电量达到最大。
虽然对波浪能的利用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其吸引的商业投资仍然乏善可陈,彭博新能源财经咨询公司的主编安格斯·麦克罗恩指出,主要原因在于,就是没有一套设备能在抵御恶劣海洋环境的同时稳定供电。
环保和经济效益将取得双赢
除了受到资金和技术的制约外,海洋能工业的发展还受到众多监管部门的制约,主要集中在对鱼类的保护方面,这些人担心风力涡轮机周围鸟类大批死亡的惨剧可能会在海洋上再次上演,因此,制订了一些严苛的规定,比如,在进行海上测试前,海洋流涡轮机公司必须在其涡轮机上放置海豹检测设备,一旦海豹靠近涡轮机(这种事情基本不会发生),该检测设备就会按下紧急关闭按钮。另外,对爱尔兰OpenHydro公司设计的位于海床上的涡轮机会将虎鲸变成鲸鱼寿司的担忧几乎扼杀了在皮吉特海峡(美国华盛顿州西北部太平洋一狭窄而形状不规则的海湾)对这一设备进行测试的提议。
美国缅因州立大学的鱼类生物学家盖尔·兹德尔维斯基表示,她在海洋可再生能源公司安装的潮汐电机组附近只能得到鱼类活动的有限数据。她说,鱼类很可能会主动避让涡轮机,但她对一件事情很好奇:当在这组涡轮机组附近再铺设一台机组会发生什么情况?她的研究小组仍在收集基础数据,目的是改善其研究模型并弄清楚潜在影响,需要进行多少实地调查工作。
其他人则在实验室忙得热火朝天。美国能源部下属实验室的生物学家们进行了一些测试实验,他们让鱼儿通过涡轮机并将鱼儿置于与将能源传到岸上的电缆周围类似的电磁场中进行观察。最终得到的数据显示,这两项研究结果都表明,鱼类并没有受到永久性的伤害。
以在皮吉特海峡生活的虎鲸为例,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和桑迪亚国家实验室能源部门的研究人员对最坏的一种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如一头好奇的虎鲸不小心把头夹在其中一台涡轮机中了,结果会怎样?
这两个研究团队对多种不同的橡胶材料(主要用于模拟虎鲸的皮肤)进行了测试,并制作出了一个模型,以便了解涡轮机的叶片对虎鲸可能会造成的潜在伤害。去年,有一台死的鲸鱼被冲到了位于西雅图附近的海岸线上,科学家利用计算机,对这头鲸鱼的头盖骨进行了电脑断层扫描,希望能找出鲸鱼的脂肪和皮肤的薄弱点,并利用这些信息来改进他们的模型。他们也提取了一些鲸鱼的皮肤,在实验室对其强度进行了测试。
研究结果已于今年1月发布。该研究的领导者、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海洋生物学家安德鲁·考平表示,结果表明,如果一头虎鲸迎头撞上涡轮机的一片扇叶,那么,它很可能只会受到一点小擦伤。考平说:“当鲸鱼撞上船只,只有额骨断裂才有导致它死亡,而虎鲸撞上扇叶产生的力量根本不足以让这种事情发生。”基于此,今年3月20日,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批准了该小组在皮吉特海峡进行涡轮机测试的申请。
考平也正领导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收集和整合所有与潮汐能和波浪能发展有关的环境研究,目的在于找出最有可能产生的影响,然后集中精力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份报告已于2013年1月发表,其要点专注于以下3个领域:动物的相互作用、涡轮机噪音以及从海洋系统提取能量和降低海水流动速度产生的影响。该研究团队报告称,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对海洋生物或海水流动产生重大影响,但大型设备的影响目前还难以预测。
这三个领域中,噪音问题相对来说更难解决。研究者已经对单台设备进行了精细测量,结果发现,在被困于设备之内24小时后,鱼类除了受到一些皮外伤外,似乎可以忍受这台机器产生的噪音,但成套设备可能会产生的长期而广泛的影响难以预测。适度的噪音或许有助于驱使动物远离机器,但如果噪音太大,将对鲸鱼以及其他依靠声音通讯的动物造成影响。考平说:“这些项目中,很多项目或者说所有项目都需要很好地监控,海洋是所有人的后院,因此,在涉及海洋的研究中,我们多么小心都不为过。”
开发者、研究者和环保主义者都认可的一点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需要在海上布置更多机器。彭博新能源财经咨询公司的主编麦克罗恩认为,由于缺乏商业利益以及一些项目的终止,波浪能可能无法在他们的下一次评估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他也相信,相关产业必将在经济效应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获得双丰收。
该领域目前的一个热点是加拿大的芬迪湾,此处很快将有三个项目上马,包括安装一套能发电4兆瓦的设备,其中两台设备来自OpenHydro公司,到2015年,这些设备将能为1000户家庭供电。如果一切都按进行,该公司希望对设备进行增加和升级,最终能发电300兆瓦。尽管这仅仅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燃煤发电厂的发电量,但对于海洋能工业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
麦克罗恩说:“最终,海洋能工业将起飞甚至腾飞,海洋中的能量不可胜数。”(刘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